一件是注册在养老院等服务上的“泰康之家”商标,另一件是注册在奶瓶、假肢等商品上的“泰康之脉”商标。两件商标仅有一字之差,却引发了一场商标争议,前者认为后者系复制摹仿自己,遂展开诉讼。那么,此种情形下前者能否获得跨类保护?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开的一份生效判决对此给出了解答。
“三月惊蛰好春光,布谷声声整田忙。”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确保一年收成的关键。稳面积、提单产、提质量,今年我国将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春耕备耕是“第一关”。
2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2年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成果。在2022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上,中国再次位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于2019年首次登顶以来,连续四年位居榜首。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年度典型案例,其中“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侵权案引发广泛关注。在这起案件中,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支持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据悉,这是上海市首例以民事支持起诉的方式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涉及公共利益进行司法保护的案件。
2月27日,在第七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的网络视频版权产业共建共治共享论坛上,国家版权局发布了2021年度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