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662-6086
TOP

北交所开市,中小企业逐梦

发布时间:2021-11-19 来源:www.ceall.cn

timg (5).jpg

9月3日完成工商注册,11月15日鸣锣开市,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正快马加鞭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开市当日,首批81家公司上市交易,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翻开更高效、更包容、更精准服务中小企业的新篇章,广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启加速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更高效,资本“好钢”用在服务中小企业“刀刃”上。


  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据统计,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80%以上的新产品。然而,中小企业因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变革。为“输血”中小企业创新,2013年新三板正式运营,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截至2020年末累计为挂牌公司融资近5300亿元。而为了突破现有机制束缚,进一步服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在精选层成功实践一年多之后,北交所应运而生。


  与沪深交易所服务大型成熟企业不同,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极大丰富了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在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培育壮大的企业,可以在北交所上市,通过转板机制,羽翼丰满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可以继续到沪深交易所发展。这样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让更多“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得以插上资本的翅膀乘风破浪。


  更包容,面大量广的“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创新。


  为了服务“小而美”,北交所在市场准入、交易规则、退出安排等方面引入了一系列包容性的制度安排。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四套标准分别遴选盈利能力强、高成长性、市场高度认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企业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市值和财务标准门槛总体上低于其他交易所各板块上市条件;交易制度方面,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30%,增加市场弹性,以更符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发展阶段。


  北交所首批上市交易的81家企业,除了平移自精选层的71家挂牌公司,还新增了10家来自创新层的公司。81家公司涵盖26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87%,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体现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进一步分析81家企业可以验证,相比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虽然首批81家上市企业中,超过8成的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营收正增长,但也有6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以生物医药企业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诺思兰德)为例,作为精选层第一家挂牌的亏损企业,2020年11月公司以第四套标准——“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挂牌精选层,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凭借超前的研发投入、自主核心技术实力,即使亏损依然能获得资本青睐,这给更多专注于技术攻关的“专精特新”企业吃下“定心丸”。毕竟就如生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若无资本助力,持续创新难以为继,解决“卡脖子”问题更无从谈起。


  更精准,注重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更受青睐。


  虽然北交所相关规则尚没有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明确界定,但科研实力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梳理首批81家上市企业同样可以发现普遍规律:盈利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背后都有知识产权的强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81家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3.4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平均为8.19%。还是以诺思兰德为例,其研发投入占比高达86.03%,先后承担8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拥有13件发明专利。


  据统计,截至11月14日,首批上市交易的81家公司平均每家企业拥有82件专利申请、13件有效发明专利、17件软件著作权。而7000余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平均每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有效发明专利量、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为44件、5件、16件。对比之下,首批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在新三板公司平均水平之上,展现出更强的研发实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扬帆起航风正劲。北交所正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使命,促进科技、资本、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更早、更小、更新”的“专精特新”企业必将乘着资本的东风,运用知识产权,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刘 仁





江苏华企立方市场部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