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在推进产业强链增效中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产业“硬实力”
为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更好支撑与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引(暂行)》。其中要求,申报认定的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应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以及产业链之间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投融资等方式,实现年度转化运营金额不低于500万元,或者组织实施知识产权转化项目、专利产业化项目累计数量不少于10个。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的,依托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为建设主体,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生态,集聚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整合产学研和上下游企业创新要素,服务产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转化、协同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功能性载体。
《工作指引》要求,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应当立足自身功能定位,面向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创新发展需求,承担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高效开展专利技术转化对接、加快推进专利产业化进程、开展产业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五方面职责。包括推动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等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效率和专利布局质量;组织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聚焦专利产业化,挖掘本领域高价值专利技术;及时收集梳理产业链企业的专利技术需求以及高校院所的专利技术转化需求,组织开展专利技术筛选评价、供需对接、路演推介、交易撮合等活动;协同重点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创新平台、制造业中试平台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相关资源,推动实施产业链专利产业化项目,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加快打造一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知名商标品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集聚整合产业链技术、数据、知识产权、信息、人才、资本等优质创新资源,匹配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创新发展需求,开展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导航、分析评议、价值评估、专利与标准协同、产品出口前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排查、供应链合规排查等专业化服务;探索专利开源、专利开放许可等知识产权运用新模式,丰富知识产权运用新场景,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等。
根据《工作指引》,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一般应为行业龙头企业、科研能力突出的科研院所、重点产业集聚的国家级产业园区或者全国性行业协会等,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或者产业链中具有突出的行业影响力、服务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营优势,能够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主体协同发展。申报认定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应当在积极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积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重点任务,积极服务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其中要求,组织建设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联盟等协同发展机制,辐射带动产业链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少于20家。
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三年为建设周期,实施动态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统一认定、业务指导、规范管理。地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布局建设、认定管理和指导支持,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建设运行,争取地方政府予以保障。
相关链接
知识产权在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7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从近距离服务产业的需要出发,先后指导建设了一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加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指导各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各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为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助推中小企业成长、协同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和商标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中,赋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更多重要职责任务,进一步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功能性载体作用,不断固化成功经验,形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应当坚持面向全产业链、服务国家大局的理念,不仅要满足建设主体自身创新需求,更要致力于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各类主体、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需要,立足自身产业地位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既要突出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和创新主体的公益属性,也应积极拓展市场化、高端化增值服务,主动探索具有产业特色和引领效应的运营服务新模式,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生态圈。
《工作指引》印发实施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之上,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协同能力强、建设基础好、运营成效显著、支撑作用突出的统一标准组织开展认定工作,择优确定首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严格实行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确保有进有出,实现动态更新,更好发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服务支撑作用,推动更多好使管用的高价值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吴珂)(素材转自国家知识产权局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江苏华企立方市场部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