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400-662-6086
TOP

汉服穿出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2-11-10 来源:www.ceall.cn

timg (5).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穿汉服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上升,具有华夏民族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汉服被历史性地推到了时尚潮流的风口,成为新一轮经济热点。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汉服创意与汉服版权论坛上,上海汉服版权中心发布的《中国汉服产业发展报告(2022版)》显示,汉服产业链蓬勃发展,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涌现出诸多品牌,已形成产业集聚区。同时,论坛对如何以版权激活创新设计源头、以版权营造良好产业生态进行探讨。“今日之汉服拥有最为宝贵的来自民间的年轻消费群体,汉服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蓝海市场。”上海汉服版权中心负责人蒋智威在论坛上表示,未来,汉服一定会在国际化的中国服装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汉服品牌一定是一面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大旗。


  站立时尚潮流风口


  从舞台表演、景点打卡到日常穿搭等,品类丰富的汉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眼前,频频“出圈”。汉服之所以成为社会现象级热潮,上述报告分析有3个原因:一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是制造汉服时尚话题的厚植宝库;二是没有流行趋势的预测受限,没有国际品牌的对标打压,为创建独一无二汉服品牌赋予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三是丰富的历代服饰和成熟的服装产业链大大降低了汉服设计和汉服产业的准入门槛。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它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论坛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以马面裙为例,讲述中国服饰的形制特点与时尚美学。他认为,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增强国人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感,还有利于将中国古代服饰文明转化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使其服务于今人。


  有流行就有消费,有市场就有产业。如今,汉服产业链蓬勃发展,涵盖纺织、服装、配饰、销售、设计、研发、传播和教育培训等环节,也影响了包括餐饮、出版、文旅、影视和剧目等在内的相关衍生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品牌,如“重回汉唐”“都城南庄”“盖娅传说”“汉客丝路”“汉尚华莲”“十三余”等。上述报告显示,据企查查平台数据,截至今年3月,我国有超过3000家以“汉服”为产品或公司名称的企业。此外,以制造业为特征的汉服企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江苏省南通市和盐城市、广东省广州市。其中,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以影视服饰生产为特色,发展出汉服(影视活动)特色生产集聚。


  汉服产业前景可期,创新主体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在蒋智威看来,作为蓝海市场,汉服企业未来主要有两个业务方向:利用现有市场,通过加强汉服这一新产品或新商业模式,实现突破性业务增长;创造全新的汉服市场或细分市场,获取战略性业务开发。“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可持续性获得增长企业的4个特征来开展实践活动——汉服版权的保护和授权、网络效应的叠加和运用、规模市场的组织和扩大以及优势品牌的创建和扶持。”蒋智威表示,这是汉服蓝海市场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未来关注的工作重点。


  守护创新设计源头


  设计是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汉服领域同样如此。上述报告指出,“汉服热”带动汉服穿着场景进一步拓展,一部分汉服消费者对适合于日常穿着的改良汉服需求日益提升,设计方面包括结合现代元素的汉服或在现代服装中融入汉服元素,应用方面对穿着简便和易搭配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提高原创设计能力是未来汉服产业发展方向之一。相应的,在业界,如何保护原创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促进汉服产业健康秩序的建立,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去年9月,上海市版权局在东华大学挂牌成立国内首个综合性汉服版权中心,挂牌现场,首批汉服纹样凤穿牡丹、橘色宝象花、金色云纹等获得版权登记证书。一年来,该中心以汉服设计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中华传统服饰设计行业规范,以期打通汉服设计的版权价值链条,推动版权应用与交易,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设计产业生态圈。


  汉服设计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论坛启动了首届“中国高校原创时尚汉服设计群英会”,全国百余所专业高校参与。大赛要求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创意源点,而评选出来的作品将得到版权转化,意在推动全国各院校和企业品牌从源头上重视时尚汉服的创新研究和版权保护,为时尚汉服产业提供设计新力量。同时,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携手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商业运营机构,通过“授权商业运行平台”和“授权合作机构”两种形式,探索汉服版权有效转化的经营路径。


  原创设计与版权转化离不开版权保护。上述报告指出,汉服版权的保护重点涉及造型、纹样图案、色彩等,特别是纹样与图案的设计。在业界,汉服纹样与图案抄袭引发的争议也在不断出现,如何规范引发业界关注。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看来,在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区分传统文化本身与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应用、区分传统文化传承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作。知识产权只保护现代创新创作,传统文化是现代创新创作的基础和源头,现代成果是传统文化的衍生和“水流”,只保护“水流” 而不保护“源头”显然不合理,传统文化的专门法保护应予以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汉服热潮,是从民间风起云涌、逐渐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往100年后看,今天的风潮会成为新的传统,而让产业更快地发展,才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产品和选择,穿汉服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卞向阳如此评价这一热潮,并寄予厚望。(本报记者 窦新颖

 




江苏华企立方市场部编辑发布